人勤春早,艳阳高照,行走在早春的赫山大地,到处能感受到火热的建设场面和蓬勃的发展势头: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车辆往来、焊花四溅;招商战场上,干劲十足、捷报频传……
这里,跨越赶超顽强拼搏的步伐铿锵,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身姿坚定。
近年来,赫山区大力实施融入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三大战略,全面打响赫山园区、农业、生态、文化四大品牌,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齐心拼搏、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如期建成全面小康赫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形”数字见证发展之“势”:5年来,赫山区地区生产总值由313.1亿元增加至413.1亿元,年均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8.5亿元增加至2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3%;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19.7亿元增加至151.9亿元,年均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068元增加至34832元,年均增长8.5%,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成绩的背后是赫山区当政者运筹帷幄的智慧和胆识,凝结着赫山区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更见证着全区上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与奋进。
多点开花,经济实力稳步跃升
近年来,赫山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置身于赫山,环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城市更强了,百姓更乐了,这一方水土正进行着美丽嬗变。
赫山是农业强区,近年捧回的“国字号”奖牌不下10块,随着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区粮食年年增产丰收,常年粮食生产110万亩左右、10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十代十化”社会化服务模式获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肯定,现代农业成了赫山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闪亮招牌。
“通过这个互联网智棚控制系统,可以一个人管理7个大棚,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实现精准作业,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都能大幅提高。”在泉交河镇竹泉山智慧农业项目基地,技术员刘沅培打开手机App,轻松掌控着管理的大棚。目前,智慧农业的迭代让越来越多的赫山农民尝到数字化、智能化的甜头。
目前,赫山打造了全省示范的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4家,“赫山十品”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赫山兰溪大米”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形成质量溯源体系。益阳现代农业示范园、智慧农业第一村等引领乡村振兴,成功创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中国好粮油行动国家级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湖南省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县、省级农业科技园,成为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打响了赫山农业品牌。沧水铺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小镇,兰溪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建设强镇,泥江口镇横堤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赫山现代农业品牌的叫响,近年来,央媒省媒竞相而至,一探赫山现代农业的崛起。去年农民丰收节,央视连线直播首选赫山,赫山的“泥腿子”们着实在央视上露了一把脸。
相较于农业的高开高走,赫山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不遑多让。目前,赫山已发展规模工业企业301家、上市企业2家,华翔翔能、华慧新能源加快上市步伐,培育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轻纺塑编四大百亿产业。在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中,形成以龙岭工业集中区本部为龙头,衡龙新区、沧泉片区、兰溪粮食产业园“三大片区”竞相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成为全市首家规模工业增加值破百亿元的园区,向千亿产值国家级园区稳步迈进,获全省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奖。衡龙新区签约引进产业项目38个,鼎一致远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与此同时,赫山全域旅游持续火爆,在全市率先建成文旅智能服务平台,积极举办参加省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文旅促消费助脱贫行动、益阳高效油菜丰收节、湖南非遗购物节暨桃花源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推动商贸、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接待游客42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1亿元。目前,“万海商圈”引领消费热潮,桃花仑、赫山庙、桥南等商圈持续活跃。
优化结构,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改革创新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站在泥江口镇东南部的山头上,阵阵清风吹过。生活在山里的人们,从未想过,这山间的风,也能通过风力发电高新技术推动机器轰鸣,点亮万家灯火。
近几年,赫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维持在15%以上,2016年至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家,提前完成“十三五”新增目标,高新技术企业达80家左右。发展院士、博士后工作站3个,研发开发机构33家;创建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大力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连续两年在全省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中获二类地区前三名。
赫山区当政者深谙: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这几年,赫山区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十三五”期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项目243个、187个、197个,省“五个100”、市“六个10”等重大产业项目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创新创业迸发出十足活力。“十三五”期间新增市场主体55259个,赫山区建成全国首家5G+电容器智能制造中心,获批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区)培育建设单位;积极组织参加湘商大会、绿色农业数字乡村互联网大会等重要节会;引进市域外资金509.4亿元,引进外资3.4亿美元,立项争资150亿元,完成项目建设投资660.8亿元,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在今天的赫山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为此,赫山出台区委区政府一号文件,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五大专项行动;完成区政务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在区本级和园区设立行政审批服务机构,大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常态化驻企联络员、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重点企业(项目)挂牌服务、政府部门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等机制逐步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认真落实。
政务部门放下“二郎腿”,当起“店小二”,转变服务理念,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扩大格局,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近年来,赫山区全力推进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承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医共体建设等国省改革试点任务。率先在全市开设项目建设与企业开办服务专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园区承接市级下放权限90项,区级向乡镇下放权限52项,200余事项实现村级帮办代办,1416个事项实现互联网一体化平台办理。
在蹄疾步稳深化改革的同时,赫山开放步伐也不断加快。近年来,长益常高铁、益平高速加快建设,长益高速复线、长益高速新益阳互通、银城大道等建成通车,形成对外开放大通道,加速融入长沙半小时经济圈。赫山还获批全省网上申报第一家公共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湘商大会”“沪洽周”等精准招商助力引进市域外资金500亿元,开放格局不断扩大。目前,区内艾华集团产品销售全球第四,泥江口竹筷出口占全省半壁江山,“十三五”期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
不仅如此,赫山在三大攻坚战中的成就也有目共睹。该区重大风险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区城投、龙岭投加快市场化转型,政府债务风险等级为“绿色”,实现“三保”;有效处置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安全、非洲猪瘟等重大事件,创造了小河口抢险千分之一的奇迹;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金融、党风廉政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区。
与此同时,赫山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聚焦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每年选派5000名左右干部精准帮扶,“十三五”期间,全区整合资金4.52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8亿元。累计发放助学金1.45亿元,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100%覆盖;改造农村危房10717户,发放补助1.3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5户864人;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8处,贫困户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创建扶贫车间26个、扶贫基地23个、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6个,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超2亿元;全区15075户436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两次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区扶贫办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此外,该区还着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宏安矿业、华昌锑业整治工程成为全省标杆,砂石市场整治、 “一江三河三湖”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禁捕退捕等强力推进,城乡公交开通新能源班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213”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获评省市美丽乡村14家;河长制“三长一站”模式、农村改厕经验等全省推介,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以民为重,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春风化雨润民心。在赫山的高质量发展中,民生改善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实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赫山区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3081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324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485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扩面提质,城乡医保报销24.85亿元;完善区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发放养老金29.7亿元、救助资金7.4亿元、优抚资金3.2亿元。
同时,赫山注重民生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近年来,建成通村公路350公里,新改造供电线路4300多公里,实施棚改18842户、危改10717户、完成水利投资19.2亿元、“三微”工程投资7102万元,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竣工,欧牌线、衡鸾线等完成提质改造。3家医院加入省级医院医疗服务联合体,医共体试点落地见效,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学校3所,改扩建学校9所,改造学校67所,消除大班额566个,公办幼儿园占比达5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民生的改善,让社会治理效能相得益彰。赫山区深入推进“十大平安创建”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成效明显,建立区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机构,广泛开展感动赫山人物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全国试点成效明显;在全市率先探索“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和“四红”“五民”“两长四员”小区服务模式,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落地见效,成为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先行先试当头雁。
重任千钧再奋蹄。在高质量发展的通衢大路上,赫山,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