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信息来源:笔架山乡 作者:笔架山乡 浏览量: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索引号: 413000/2018-0095 发布机构: 笔架山乡 发文日期: 2018-09-30 15:08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笔架山乡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为切实履行应急管理职责,规范应急管理行为,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充分发挥农村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体系,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农村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出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有关规定,围绕应急案编制、应急预测预警、应急风险隐患排查、应急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应急社会动员协同、应急分析评估、应急值守等环节,结合我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制度

  (一)体系。笔架山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具体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构成。

  1.总体应急预案。乡政府为明确种类突发事件分级分类和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规定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和总体处置原则、方法而制定的规范文件,是全乡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2.专项应急预案。乡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害、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等。

  3.部门应急预案。乡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省、市、市和乡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有关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4.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组织承办重大活动的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结合活动实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二)编制。总体应急预案由乡政府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由乡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部门应急预案由乡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由承办重大活动的单位制定。

  (三)审批。乡应急预案应报区政府备案;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事业单位报本系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备案后实施;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同时报区政府备案。

  (四)执行。各项预案编制涉及部门和单位要遵照预案,认真抓好贯彻实施。乡应急办对各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应急管理预测预警制度

  (一)体系。笔架山乡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系统是区预测、预警系统的一部分。乡政府组织建立全乡突发公区事件预测、预警体系。乡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机构负责预测、预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本系统或本辖区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制度,明确监测信息报送渠道、时限程度。

  (二)信息收集。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收集各种突发事件的信息,综合分析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并及时向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和市政府报告。报告信息内容如下:

  1.可能诱发种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

  2.主要危险物质和重大危险源的种类、特性、数量、分布及有关内容;

  3.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类型及影响区域;

  4.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的类型、影响区域及后果;

  5.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三)信息分析。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按照职责并根据监测和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个级别,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必要时上报区应急办研判。信息分析内容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名称、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场所、预警起止时间、影响估计及应对措施、发布机关等。预警公告发布后,预警内容变更的,应当及时发布变更公告。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公告可以通过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公共媒体发布和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对特殊人群、特殊场所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四)预警处置。对于发生一般(Ⅳ级)预警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事发地单位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尽可能控制和消除事态扩大,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到乡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乡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并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对于较大(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预警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乡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相关应急处置力量,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同时启动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并将有关情况报告乡政府和相应的专项应急机构。

  三、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制度

  (一)现场指挥。根据应急需要,成立由乡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等人员组成的现场指挥机构,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1.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对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3.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到伤害的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4.采取措施,组织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及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维持社会治安;

  5.组织抢修破坏的公共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供油等基础设施,保障事发地群众的基本生活;

  6.向乡政府及时报告应急处置、事态评估情况和工作建议。

  (二)指挥权限。事发地、企事业单位、其他驻乡单位等都应服从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调配。

  (三)应急联动。现场指挥机构根据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成立若干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1.技术专家组:由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参与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研究工作,鉴定和解答有关专业技术问题。

  2.抢险救援组:由有关主管部门和公安、安全生产监管、消防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组织专业抢险和现场救援,开展现场处置,根据需要,随时调遣后续处置和增援队伍。

  3.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由卫生、防疫、畜牧兽医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医疗救护、疾病控制、心理求助和人畜共患病疫情控制工作。

  4.交通管制组:由公安、交通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事发地道路、水路交通管制工作,确保应急运输畅通。

  5.治安警戒组:由公安部门负责,实施现场警戒,保护事件现场,维护治安秩序。

  6.人员疏散和安置组:由民政、公安、建设、交通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有关人员紧急疏散和安置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疏散措施,并保证被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

  7.社会动员组:由事发地政府负责,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志愿人员等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8.物资和经费保障组:由乡财政部门负责调集应急物资。

  9.应急通讯组:由通讯管理和电信运营企业组成,负责应急通讯保障工作。

  10.气象服务组;由气象部门负责,做好事发地的气象监测和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服务,必要时设立移动气象站,为指挥机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气象服务。

  11.综合信息组:由乡政府办公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部抽调专人组成,负责综合文字、信息整理及报送工作。

  12.生活保障组:由乡政府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做应急工作人员必需的食宿等生活保障工作。

  13.特种应急组:由公安、环保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处置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环境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

  四、应急管理社会动员协同制度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人员伤亡等情况,在启动各级应急处置预案的同时,及时进行不同程度的社会动员,协助提供有关保障、组织人员疏散、隐蔽、隔离等工作,有组织地参与应急救援。

  (二)乡政府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社会动员及动员范围。

  (三)乡属各单位要及时宣传好动员工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动员工作。

  (四)乡政府及乡属各单位要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并保证人员随叫随到。

  (五)发生突发性事件后,乡属各单位要及时参与应急救援、防止次生灾害、环境污染和减轻灾情的紧急处置工作。

  (六)根据灾区的紧急需求,按照迅速、便利原则组织调动灾区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请求临近地区支援。

  (七)必要时,依法紧急调用物资、设施、人员和占用场地,事后将予以补偿。

  五、应急管理分析评估制度

  (一)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处置的应急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同事发地政府要认真调查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原因、性质、损失、影响、责任和发展过程,对其危害情况做好跟踪统计。

  (二)应急处置结束后,负责处置的应急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要全面统计损失情况,总结处置工作,形成评估报告报乡政府并按程序向区政府报告。

  (三)乡政府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于每年第一季度对上年度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年中、年底要对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全面总结,形成书报告。

  (四)评估过程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

  (五)乡政府根据突发事件总结评估报告,经相关会议讨论形成决定后,对有过失的人员要追究责任,对有立功表现的人员要及时予以表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