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030009/2023-1771605 | 发布机构: | 赫山区民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3-05-29 10:32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益阳市赫山区民政局
2022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了全面实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赫山区财政局关于做好2022年度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益赫财绩〔2023〕2)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将益阳市赫山区民政局2022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赫山区民政局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股)、纪检监察室、规划财务股、行政审批股、社会组织管理股、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股、社会救助和社会事务股、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股(区划地名、老区办)、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股等9个股室,下设区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中心(副科级事业单位)、区社会福利中心、区慈善募捐事务中心、区婚姻登记中心、区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区社会救助管理站、区儿童福利院、区殡葬执法大队等8个局属事业单位。截至2022年年底,在编在岗人员48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2人,事业编制人员36人。
(二)主要职能职责
赫山区民政局是区人民政府负责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职责是:拟订全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制度、标准并组织实施;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登记管理、年度检查和执法监督,指导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牵头拟订全区社会救助规划、制度、标准,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拟订全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和社区治理制度,指导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建议,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拟订全区行政区划管理和行政区域界线、地名管理制度,负责全区乡镇、村(社区)行政区划设立、命名、撤销、变更和政府驻地迁移审核申报工作,组织、实施全区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工作,调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负责地名管理工作;承担全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推进婚俗改革;拟订全区殡葬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并组织实施,承办公墓报批手续,负责殡葬管理工作,推进殡葬改革,查处违法丧葬行为,指导殡葬事业单位的建设发展;拟订全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制度和标准,拟订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协助福利彩票管理工作;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制度、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工作,协调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拟订全区儿童福利、孤弃儿童保障、儿童收养、儿童救助保护制度、标准并组织实施,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困境儿童保障制度,承办区内儿童收养登记工作;负责全区慈善事业的规划发展、管理、指导工作,指导社会捐助工作;拟订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制度和标准,负责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法依规负责养老服务、社会福利、救助管理、殡葬服务机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72.51万元,为年初区财政局批复我局本级部门预算收入3793.23万元,年中部门预算调增12979.2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25.06万元、项目支出15747.45万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2年,基本支出1025.0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11%,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中:人员经费支出609.29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医保金、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415.77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维修(护)费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2022年,“三公”经费支出0.95万元占公用经费支出的0.23%,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0.9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2年,项目支出15747.4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3.89%,主要用于全区开展民政领域专项业务活动支出,包括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其他生活救助、其他民政管理事务等支出。
1.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1)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支出13207.51万元,主要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生活救助支出,以及特困供养人员的照料护理服务和物资救济支出等。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045.32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2442.01万元、临时救助1623.10万元、特困人员供养4820.00万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91.05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86.03万元;
(2)社会福利支出1053.13万元,主要用于百岁老人长寿津贴、困难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殡葬改革等支出。其中:百岁老人长寿津贴和困难老年人高龄津贴273.78万元、养老服务支出234.35万元、公益性公墓建设545.00万元;
(3)残疾人事业支出1189.44万元,主要用于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支出;
(4)其他生活救助支出122.21万元,主要用于精简退职人员生活补助支出31.66万元,用于低保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90.55万元;
(5)其他民政管理事务支出175.16万元,主要用于专项业务费用支出,其中:发放革命老区资金57.00万元、代管人员工资11.04万元,以及其他专项业务费用开支107.12万元。
2.专项资金管理情况
我局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各项财经纪律,并根据区财政预算编制与管理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编制预算,严格遵循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的原则进行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合理,预算执行到位、财务管理规范。专项资金使用中涉及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事项的,我局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要求执行。
为加强专项项目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2022年我局进一步修改完善《赫山区民政局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益阳市赫山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算评估细则》、《益阳市赫山区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审核审批等均作了明确规定;严格执行会审联签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切实加强了内部控制和监督;同时,坚持预决算公开,绩效评价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4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5.42万元,其中:“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支出8.75万元,主要用于对年满18周岁后继续在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孤儿发放助学金;适老化改造支出29.40万元,主要用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支出。养老机构责任险支出23.27万元,主要用于全区养老服务机构责任险投保支出。社会工作支出4.00万元,主要用于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本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单位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1.社会救助政策落到实处
一是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方面的政策要求和部署,在大河坪村、红星社区开展“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协助开展试点,推行“五助三单”式救助服务,实现了“资金+物资+服务”综合救助,扩大了救助覆盖面,满足了多样化、个性化救助需求,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改革完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工作,对全自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养老服务公司整体承接照料服务工作,建立考评机制,印制照料服务手册,督促做好照料服务记录;进一步完善急难救助。实行分类分档精细化救助,按特困、低保、其他等三类对象,按家庭(个人)损失程度,分档设置救助标准。二是救助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对照省市指导标准,按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与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低保、特困救助提标文件,确保保障标准不低于省市指导标准。2022年,全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58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标准一档由415元提高至455元,二档由375元提高至38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4320元/年提高到4600元/年,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标准一档由360元提高至384元,二档由260元提高至280元;全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从760元/月提高到780元/月;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从5640元/年提高到6000元/年,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流浪乞讨、孤儿工作全面落实。完成了区新救助站搬迁,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和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活动;为275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发放孤儿生活保障金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开展了“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社会救助政策的高效实施,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了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全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疾病治疗等方面提供了基本保障,提高了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
2.养老服务工作全面推进
按省政府真抓实干养老项目要求,积极推行“区级统管”模式改革,建成兰溪镇、八字哨镇、沧水铺镇、泉交河镇、泥江口镇等5所区域性敬老院、16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6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62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区社会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正常运转。2022年,投入资金50余万元,对中心城区17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全力抓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及养老机构非法集资工作。养老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逐步完善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3.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持续抓好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全面开展“寻找最美村规民约”活动,指导207个村(社区)开展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金银山街道竹山社区等3个社区推荐参与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评选。扎实开展民政部门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全区村(居)民委员会班子补选33名。推进村(社区)工作事项“三个清单”准入制度落实,开展全省第四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持续规范地名管理。基层治理工作的扎实开展,深化了村(居)务公开制度,指导完善了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4.慈善社会工作创新发展
扎实开展“益行益善 益老益小”腾讯99公益日募捐暨“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区共筹款280万元。从去年筹集的腾讯99公益金中投入201万元用于“关爱困境儿童”“公益课堂”“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慈善助学”等项目,成效明显。打造笔架山乡、衡龙桥镇五星级乡镇(街道)社工站2个、五星社会工作服务室8个,欧江岔镇五星级乡镇(街道)社工站正在建设中,全区18个社工站服务群众7952人次。慈善和社会工作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5.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严格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拟定殡葬改革实施方案,加大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力度,将兰溪镇列入市级殡葬领域移风易俗试点乡镇,成效显著。18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完成硬件设施建设,其他2处正在抓紧建设,实现了所有乡镇全覆盖。殡葬改革的稳步推进,破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丧事新风,节约了土地资源,推进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区形成一股丧事简办、文明祭祀的新风尚。
6.社会服务水平不断增强
做好残疾人保障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两项”补贴范围,足额发放了“两项”补贴资金。对310家社会组织进行了年检,合格率100%。全面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从严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已建立党支部15个,对暂不符合建立党支部的社会组织,选派了13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办理收养登记4宗、婚姻登记6902对,合格率100%,邀请区领导为新人举行颁证仪式,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进展顺利,已录入11.3万条。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精准实施,全面促进了全区残疾人民生福祉,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社会组织工作的开展,强化了行业监督和安全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婚事简办,倡导了文明婚俗,弘扬了时代新风,为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7.自身建设持续增强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提升党组班子抓建和履职能力,促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干部职工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明显增强。从讲政治、讲规矩、讲纪律的高度,接受区委巡察,做到全力配合,坚决整改,全局上下风气和谐清朗,团结干事氛围浓厚。着力抓好法治建设,民政依法行政、依法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努力改善干部职工工作环境,通过政府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民政局机关大院进行了改造,对机关办公楼进行了局部维修,办公环境明显提升,机关形象得到大幅改进。全局党建、人事、纪检、工会、妇女、共青团、老干、信访、法治、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等工作,扎实高效推动,为民政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2年,我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清晰、合理,预算管理规范、预算执行到位,各项绩效目标任务均按质按量完成。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处置程序合规,资产账实相符、结构合理、运行状况较好;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惠及全区群众,服务对象满意度高,为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促进经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区民政事业迈上持续高质量发展轨道,有力促进了全区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此次绩效自评分95分,自评结论为“优”。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部门预算不全面。区财政批复我局年初部门预算为区本级预算指标,上级下拨我局的预算指标均为年中追加,未包含在年初部门预算内。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建议区财政根据民政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我局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实际支出情况,来编制当年部门预算并批复下达,做到更加科学、精准、合理。
益阳市赫山区民政局
2023年5月29日
附件:
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投入 (20分) |
目标 设定(5分) |
绩效目标 合理性(2分) |
2 |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
绩效指标 明确性(3分) |
3 |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③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④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
||
预算 配置(15分) |
在职人员 控制率(5分) |
5 |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
|
“三公经费” 变动率(5分) |
5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
||
重点支出 安排率(5分) |
5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预算支出与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预算支出/预算总支出)×100%。 重点预算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预算支出支出总额。 预算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预算支出支出总额。 |
||
过程 (30分) |
预算 执行(20分) |
预算 执行率(4分) |
4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
预算执行率=(预算执行数/预算数)×100%。 预算执行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 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
预算 调整率(2分) |
2 |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
||
支付 进度率(2分) |
2 |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本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
||
结转 结余率(2分) |
2 |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
||
结转结余 变动率(2分) |
2 |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
||
公用经费 控制率(2分) |
1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
||
“三公经费”控制率(2分) |
2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
||
政府采购 执行率(4分) |
2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
||
过 程 (30分) |
预算 管理(5分) ) |
管理制度 健全性(2分) |
1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资金使用 合规性(1分) |
1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预算支出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预算支出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
预决算信 息公开性(1分) |
1 |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
基础信息 完善性(1分) |
1 |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
评价要点: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
||
资产 管理(5分) |
管理制度 健全性(2分) |
2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
资产管理 安全性(2分) |
2 |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
评价要点: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
||
固定资产 利用率(1分) |
2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
||
产出 (30分) |
职责 履行(30分) |
实际 完成率 (8分) |
8 |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计划工作数: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
完成 及时率 (4分) |
4 |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部门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 |
||
质量 达标率 (8分) |
7 |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 |
||
重点工作 办结率(10分) |
9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
||
效果 (20分) |
履职 效益(20分) |
经济效益(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社会效益(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
生态效益(5分) |
4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
社会公众 或服务对 象满意度(5分) |
5 |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
总分 |
|
100 |
9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