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赫山教育局 > 教育概况

赫山教育历史沿革

更新时间:2024-08-20 11:22 来源:赫山区教育局 作者: 点击量:

    益阳县治之设始于秦朝,时属长沙郡。1994年,益阳地区改益阳市,益阳县改为益阳市赫山区。

    两千多年来,益阳县(赫山区)行政境域历经十余次变化。秦初建县时,县域拥有今赫山区、资阳区、沅江市、桃江县、安化县、冷水江市境域的全部,以及汉寿县、南县、宁乡县、湘阴县、望城县、新邵县、涟源市境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21800平方公里。今赫山区面积1280平方公里,为秦初建益阳县县域的5.8%

    益阳县(赫山区)地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为“蛮夷”之地。随着东周文化南移,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楚国文化教育,《管子·大匡》说:“楚国之教,巧文以利”。杰出诗人、掌管三王族教育的教育家(三闾大夫)屈原放逐江南曾作《天问》于益阳县凤凰山(今属桃江县)。屈原著作文辞简约,托意深微,体现了楚文化教育的特点。可见当时益阳文化教育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东晋宁康元年(373),佛教传入益阳,南派领袖惠远禅师于沧水铺青秀山(今属赫山)修建清修寺,于会龙山(今属赫山)修建宝泉寺(明代更名栖霞寺)。“唐代佛教极盛,每个寺庙实即一个佛教学校”(《中国百科全书·教育》)。唐朝廷派大将尉迟敬德来县修建龙牙寺和龙安寺,县内寺庙发展到24个,清修寺、白鹿寺、广法寺、西峰寺为县内四大寺庙。宰相裴休曾到白鹿寺授禅讲学。邑人高僧齐己,为晚唐著名诗人,有822首诗作传世。

    宋、元、明、清4朝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书院、私塾三种。

    1044年,北宋仁宗下诏,令普遍设立各级地方官学。据《益阳县志》载,益阳县于北宋初年始建学宫“在县城西门外”。学宫为本县生员(秀才)习道温经场所,为孔庙和学校合一的机构。

私塾始于春秋。明、清时期,益阳县的私塾发展较快。明嘉靖时,益阳县就创办了城厢义学和兰溪社学。清朝末年,益阳县有知名蒙馆、经馆41所。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533页)。益阳县修建最早的书院是三堂街(今属桃江县)的松风书院和青秀山(今属赫山)的南轩讲塾。南轩讲塾又名“小庐精舍”,为南宋名儒张杖(南轩先生)所建,理学大师朱熹曾来此讲学。明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刘激在龟台山(今属赫山)修建龙洲书院。咸丰三年(1853),清道光进士、湖北巡抚胡林翼,自筹资金在石笋瑶华山麓(今属赫山)创建箴言书院。

    益阳教育发达,人才荟萃,科第蝉联。自宋至清,全县中进士46人,举人175人。宋代,黄照父子7人“一门七进士”传为美谈;明代,罗安、罗喻义、郭都贤历任显宦;清代,胡达源为探花,其子胡林翼中进士,龙驹、田苏游、刘集勋为同治甲戌科“一榜三进士”,均为益阳人的骄傲,其中,胡林翼官至湖北巡抚,加太子少保衔,与曾国藩、左宗棠称为“咸(丰)同(治)中兴三名臣”;此外,汤鹏、肖大猷等以文学著,周则顾、罗德源等以教育著。

    清朝晚期,封建制度日趋瓦解,以尊孔读经和八股文为主要内容的封建主义教育遭到了严重的挑战。戊戌维新变法时,维新派迫切要求“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谕令各省所有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发布上谕,停止科举考试。益阳县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摈弃单一的四书、五经,逐步开设带有”西学”色彩的化学、物理、农桑等课程。箴言书院设置经、史、立身、治事与为文5门课程。其中“治事”包括军事、地舆、政治、农桑。龙洲书院设置国文、修身、化学、物理、史事、舆地,考试改考八股文为策论。同时,益阳县所有书院均改为学堂。

    民国时期(1912 - 1949),益阳县教育虽经历了战乱摧残和政治腐败的干扰,但还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民国3(1914),益阳县公、私立小学达501所。按民国政府1913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初等小学的课程开设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缝纫课。高等小学教学科目有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生加农业课,女生加缝纫课。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当时教育部公布的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

    民国24(1935),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教育部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要求“凡满十岁至十六岁失学儿童,均应入短期小学补受义务教育”。民国31(1942),益阳县被列为湖南省5个国民教育优良县之一。

民国时期,益阳县小学教育尚为发达。民国38(1949),全县有小学1124所,在校学生62968人,平均每万人日中有小学生669.82人,比当时湖南全省每万人口平均拥有小学生数643.7人多26.17人。

民国时期也是益阳县私立中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创办普通中学15所,其中14所为私立中学。至民国38(1949),益阳县有公立中学1所,私立中学除部分停办的外,还有12所,在校学生3291人,占益阳地区各县市中学生总数(5527)60%

    民国时期,益阳县的师范教育较为发达。民国4(1915),益阳信义会创办的懿德女子师范学校;民国14(1925),周则顾在第一高等小学校增设师范部,次年改为益阳县龙洲简易师范学校,民国18(1929)改为益阳龙洲师范学校。民国30(1941),创办湖南省第五师范学校。

    民国时期,益阳县的职业教育有周则顾创办的县立女子职业学校、徐氏私立彦荣女子简易职业学校和县商会创办的资江商业职业学校。彦荣女子简易职业学校为笔架山乡上新桥徐氏宗祠开办,以徐氏彦荣公祠产水田50石(每石为63分)为校产,购置织布、缝纫、织袜、织手巾等手工机具。为鼓励女子入校习艺,不收学杂费,并供给膳食。入学习艺者从开办时的20人逐步增加到200多人。

解放后,益阳县教育经历了接收改造、改革探索、文革浩劫、改革发展四个阶段,其间虽有艰难曲折,但取得的巨大成绩前所未有。1984年,益阳县在全省率先普及了初等教育,省人民政府授予益阳县“湖南省普及初等教育第一县”锦旗,益阳县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1990年,湖南教育督导评估,益阳县被确认为“基础教育先进县”。1992年,获省人民政府“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县”称号。1996年,赫山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为益阳市第一个“两基”(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合格县区。

“两基”验收后,赫山教育开始面向未来,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加强常规管理,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